《食物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21日起发布实施。新标准参考国外相关规定修订了重金属迁移限量,而对备受关切的重金属锰的迁移限量并未作出规定。
《食物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适用于主体材料为不锈钢的食具容器及食物生产经营用工具、设备。食物接触用不锈钢的主要安全问题为重金属的迁移。据卫生部食物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视局食物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解析,与1988年制定的老标准相比,新标准参考了德国LFGB法规的相关规定,铅、铬、镍、镉等重金属迁移限量均与之一致。此外,我国还根据实际采样介绍状况,对砷迁移限量指标也作出了规定。能够说,我国新标准比德国更严格。
张旭东说,与原标准比较,新标准铅、镍等金属迁移限量均比原标准严格,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铬迁移量由原标准的0.1毫克/平方分米调高至0.4毫克/平方分米,由于铬是产生不锈钢钝化膜、保证不锈钢质量的关键金属,新指标限量经风险评估是安全的。
日前,着名品牌“苏泊尔”多款不锈钢炊具因锰含量超标等问题被查处。在新标准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人提议设定重金属锰的迁移限量指标,但终极未被采纳。据张旭东解析,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凡符合我国相关国家标准的不锈钢制品,其锰的迁移水平不会导致健康损害;只有个别国家对锰的迁移量作出了规定。他说,卫生部欢迎有关单位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按照食物安全国家标准治理制度,提出增加锰指标的立项建议。
《食物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修订工作历时5年。据张旭东解析,修订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各有关部分、行业组织和相关企业意见,鉴戒了国际和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结合了我国食物用不锈钢制品的种类、特点、安全风险和消费特点等详细状况,严格执行食物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程序。